日前,國際教育學院為來自泰國丁蘇拉暖漁業(yè)學院的17名師生開展了首次線上直播漢語課。課程依托唐風國際教育云平臺和釘釘app,時長1小時30分,全程用英語授課。課上,泰國師生積極踴躍地與遠隔3千公里的漢語教師“連麥”,朗讀漢語拼音,學習熱情頗高,師生互動充分,教學效果超出預期。
依據2019年12月份遼寧石化職業(yè)技術學院、泰國瑪達浦技術學院、泰國教育部職業(yè)教育委員會東部職業(yè)教育中心、北京唐風漢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四方聯合簽署的《互聯網+境外辦學—“中泰石化國際學院”協議》,泰國合作院校于2020年4月開始留學生招生工作、6月開始在泰國院校進行第一學期的課程學習、9月赴我院進入第二學期學習。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,該批留學生沒能如期開課。為實現“停課不停學”,受泰國教育部職業(yè)教育委員會和唐風國際教育集團委托,我院國際交流與合作處、國際教育學院為其提供漢語及中國文化課程的網絡課程志愿服務。
此次線上漢語教學為期三個月,共計12個教學周,每周開展一次直播課;授課內容以漢語課為主,中華文化教學體驗為輔,借助唐風漢語《Tang漢語課程-1》及《文化體驗課》,使泰方對接服務的院校師生初步了解漢語、漢字和中華文化等,培養(yǎng)其對漢語和中華文化的興趣,掌握運用漢語進行打招呼、自我介紹、簡單詢問等簡單交際的能力,為以后的漢語學習打好基礎。
此次線上漢語教學課時將計入《高職質量年報》中“國際影響力表”的培訓量,這將有利于促進我院海外分校的潛在生源數量的擴大,提高我院在泰國的國際影響力。同時,此項工作將作為疫情期間中國教育援助泰國整體工作的一部分,由泰國教育部以官方報告的形式呈報泰國政府,擬作為響應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泰王國政府聯合新聞聲明》的兩國典范性項目進行申報,對泰國教育新模式改革,線上漢語教學發(fā)展,中泰友好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