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去人多的地方
有不少人關注使用消毒水、戴口罩是否能夠防住甲流。專家建議,如果大家去人群較為集中的地方,最好還是帶上8—10層紗布口罩,能夠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。而平常多開窗通風其實比消毒更加有效。建議學校和單位應當注意開窗通風,以不覺得冷為宜。
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口罩切不可正反面混戴,取下后要反折包緊,最好用開水煮沸或者浸泡消毒曬干后再用。覺得身體不適或到醫(yī)院就診,以及陪同家人就診,或是前往人群密集場所,都應戴口罩,以減少感染機會。同時,建議醫(yī)院的各個科室也要備足口罩,滿足就診人員的需要。
在流感流行期間,應當避免到人太多的地方聚集,也不要一出現(xiàn)感冒的苗頭,就急于到醫(yī)院看病。醫(yī)院本身也是人員聚集的地方,如果本身沒有感冒或者感冒的癥狀很輕,慌忙到醫(yī)院就診反而可能增加感染其他致病微生物的風險。一旦孩子感冒,一定要注意休息,及時用藥。小葵花系列兒童藥應用廣泛,退燒、止咳、化痰、治感冒、抗流感,品類齊全,其中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作為小兒流感防治常用藥,深受廣大醫(yī)生和家長的認可和信賴。
多鍛煉
提高免疫力
除了勤洗手,鍛煉身體也能夠幫助我們預防流感。平時合理鍛煉是增強體質、提高機體免疫力的有效方式。
英國的一項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每天快步走可提高免疫力,使感冒幾率降低30%。大家都知道,適度運動最能保護免疫系統(tǒng)健康,降低感冒危險,但是前提條件是,鍛煉強度不要過大。馬拉松等持續(xù)高強度耐力鍛煉反而會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(感冒、流感、鼻竇炎和扁桃體炎)患病幾率增加2—6倍。鼻、喉和鼻竇感染通常是由于環(huán)境病毒所致。病毒感染的幾率除了與遺傳、壓力、睡眠及飲食有關之外,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人體對病毒的抵御能力。有專家認為,經(jīng)常做中等強度運動,可以使感冒、呼吸道感染等危險降低三分之一。
孩子天性好動,但在感冒流行期間,應注意讓孩子運動不要過度,以微微出汗為宜,以免出汗過多弄濕衣服,反倒使孩子受涼。運動過程中還應注意避免運動損傷。
備好藥大病化小,小病化了
雖然我們在生活中想盡辦法預防感冒,但萬一孩子感冒了,家長還是應當及時用藥。因此,家中備一些適合孩子服用的感冒藥是有必要的。
勤洗手減少感染機會
洗手并不是簡單地涂上肥皂或洗手液,用水一沖就完事兒了。要想把手洗干凈,方法很重要。洗手時要牢記5個關鍵字:濕、搓、沖、捧、擦。
搓:將洗手液或香皂、肥皂涂在雙手上,先五指并攏、手心搓手心;再手指交錯、手心搓手背;然后手指交錯,手心搓手心;一只手握對側手指依次搓擦;兩手互握,互相搓擦;指尖搓擦掌心。這樣,對容易忽視的指尖、指縫等部位都進行了搓洗,保證了洗手的有效性。
沖:用流動的清水將手沖干凈。
捧:雙手捧水,將水龍頭的開關沖干凈后關上,以避免臟手摸過開關后,干凈的手又觸摸開關,導致交叉感染。
擦:用干凈的毛巾或紙巾將手擦干,或者自然晾干。
用洗手液時,揉搓雙手的時間最好在30秒以上,再用流水沖洗至少15秒,直至雙手有澀感為止,如果有條件,可以沖足1分鐘。有的洗手液沖過后還會有滑溜溜的感覺,很難判斷是否沖干凈了。此時可以雙手掌心相對,用力互搓幾下,若手上還有細細的白色泡沫,說明還有殘留的洗手液。和“洗手”成為好朋友,流感找上門的機會就會大大減少。
多喝水遠離感冒
充足的水分能提高機體免疫力,幫我們遠離感冒。而一些特殊的水,在防治感冒方面更有獨特的效果。
感冒、發(fā)燒——白開水+鮮果汁、淡鹽水
寶寶感冒、發(fā)燒,隨著體溫升高,身體會流失很多水分,所以一定要注意補水。不管是母乳喂養(yǎng)還是配方奶粉喂養(yǎng),都盡量讓寶寶正常吃奶,因為奶里面本身就含有水分。除此之外,要多給寶寶喝一些白開水,既能補充水分,又有助于退熱。大一點的寶寶可以喝一些稀釋后的鮮果汁,因為鮮果汁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,有利于寶寶抵抗疾病。少量喝些淡鹽水,不僅可以補充水分,還可以起到殺菌作用。